渭南市参加第三届丝博会暨西洽会综述

发布于:2018-05-16 09:30   来源:渭南日报   作者:记者白冰涛

今年渭南的大事好事很多。昨日闭幕的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第三届丝博会暨西洽会”)又传来好消息:大会期间,渭南市共签约项目296个,总投资2288.51亿元,位列全省第二。厉害了,我的大渭南!

丝博会(西洽会)是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联动发展、深化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我市每年参加的最重要的经贸活动之一。之所以说它重要,是因为我市的重要企业引进、重大项目建设、经济社会发展都与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丝博会(西洽会)上的成果在很大成度上反映了渭南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潜力。从1997年到2018年,一路走来,丝博会(西洽会)见证了渭南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拼搏的历程。市委、市政府对参加丝博会(西洽会)非常重视,年年要求、年年参加,成果年年有。但是,如果你参加过多年的丝博会(西洽会)的话,你一定会发现,今年渭南展区很特别,甚至会让你改变对渭南的印象。

什么新变化呢?先从大会整体变化说起,会议名称改年为届,更加有助于丝博会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会议主题调整为“新时代、新格局、新发展”,从时空维度、战略维度、前景维度诠释了陕西把利用丝博会平台作为追赶超越的有力抓手。展览从综合展向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的转变。

我市充分借助丝博会这一国际化平台,采用“推介恳谈+展览展示+实地考察”的方式,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推介渭南,布展展览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产业发展为主体,突出“绿色、科技、创新”发展五大重点产业的新理念。在组展布展方面,打破区县模块,展品全部调整为产业类产品。3D打印、航测无人机、新能源汽车、全息成像设备、消防机器人、动力电池……当众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代表性引领性强的新型工业类产品集中出现在渭南展区时,你一定会对印象中的“传统农业大市”发出惊叹的声音,渭南形象大变样。是的,渭南真的变了,自2013年以来,全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食品医药、装备制造、航空等五大产业,在其中一些产业领域中,渭南甚至走在了全国前列,“新型工业集聚地”已经成为它的新的重要身份。

在融入“一带一路”方面,渭南又迈出了新的一步。5月10日,第三届“一带一路”渭南友好城市产业合作大会在西安成功召开。从起初的友城对话会、友好城市合作发展大会,到今年的产业合作大会,渭南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一带一路”,与国内外友好城市深度合作,更加突出产业合作。去年在全省率先设立驻欧盟(匈牙利)、中亚(哈萨克斯坦)、东南亚(马来西亚)、东非(乌干达)4个境外经贸代表处的基础上,会上,我市新设立驻美国华盛顿、香港和澳门3个境外经贸代表处。聘请国声智库执行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徐蕴峰为渭南市招商顾问,聘请陕西省秦商联合会等32家商会为渭南招商代表处,聘请苏新松等35人为渭南市招商代表,将经贸发展、招商引资放在更高更宽的平台来谋划布局。在开放发展、借力借智发展的道路上,渭南走在了全省前列,“一带一路”上的渭南元素越来越多、越来越亮。

项目合作取得明显成绩。大会期间,渭南市共签约项目296个,总投资2288.51亿元,位列全省第二。其中合同项目292个,总投资2258.51亿元;外资项目两个,总投资14亿元;协议4个,总投资30亿元。此外,渭南共筛选重点推介项目223个,总投资2766.14亿元。在这些项目当中,产业类项目占据半壁江山,都是符合我市“五大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比如:蓝箭(渭南)航天先进制造基地项目,建设1个涵盖火箭总装厂房等核心车间的生产基地、1支产业基金和4个研究测试中心,建成后将进一步丰富园区装备制造产业链;新能源专用车项目、新能源物流车推广应用项目、新能源环卫车推广应用项目等新能源汽车类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陕西顺天年产2万吨农用酵素项目等9个酵素类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渭南经开区正大医药项目等。这是市县两级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的成果,这是市县两级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成果,这是市县两级追赶超越的成果。这些项目的落地达效将助推渭南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孕育新丝路,新发展成就新渭南。正如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张玉中所言,作为陕西东大门、黄河金三角区域的文化名城——渭南,是“一带一路”重要的节点城市,“渭南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农业、工业优势,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塑造‘一带一路’城市形象提供了良好基础条件。区位优势带来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丝绸之路使渭南发挥承东启西的作用,合作开放的大门不断敞开。”让我们同心协力,共同书写渭南开放发展的时代华章。

责任编辑: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