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馍的制作要经过发酵、揉面、捏制等程序。在捏制过程中需要用到搓、捻、擀、剪、切、扎、接、卷、拨、揪、压等多种手法,使用剪刀、筷子、梳子、竹签等工具,就地取材以红枣、花椒、玉米等为辅助材料,方可制出一个花馍的半成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饧面,以保证馍的表皮湿润光滑、逼真形象、精细而不干裂。随后上笼蒸制,约50分钟出锅后趁热着色,这样才能使花馍色泽艳丽不易脱色。

       渭南花馍造型多样,其中以动物和花草最为丰富,动物类多以虎(清明节老虎、谷卷老虎、虎变娃)、龙、蛇、兔、老鼠、牛、马、羊、狗、猪等十二生肖为主,还有鱼(单鱼、双鱼、麦罢鱼)、鸟(凤凰、鹤、喜鹊、鹣鹣、鸡)、狮子、猫、蝙蝠、麒麟等动物造型。花草方面多以牡丹、荷花、梅花、菊花做装饰。随着时代的发展,聪明的民间艺人把石榴、桃子、西瓜、草莓等水果也作为创作内容,塑造出了颜色鲜艳、造型逼真的果蔬面花。

      人物造型类花馍艺术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内容多以刘海戏金蟾、麻姑献、南极仙翁、福禄寿三星、莲里生子、喜娃等,以及24孝故事为主,造型拙扑,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意态纷呈。

       在大荔县羌白镇阿寿村,人们把面“塑”成纪念药王孙思邈的药王庙、药王洞、蜗牛山、旗杆、大殿戏庙等建筑,用指尖捏出了一个个“新世界’阿寿村的药王庙祭祀花馍是现今全国唯一的一种大型建筑式样的祭祀花馍。

     

       近年来,渭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不断创新机制,加强培训力度,创新宣传形式,通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设立传承基地、举办花馍培训班、开展传承展演等方式,不断扩大渭南非遗文化社会影响力,使非遗文化实现了由“天折”向“勃发”的转变,“指尖技艺”也正在逐渐转化为“指尖经济”,带动更多群众成为优秀民间文化的爱好者、传承者和传播者。

5月10日至12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美民间’中国花馍艺术节”在渭南桃花源民俗文化园举办。记者 许艾学 摄

5月10日至12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美民间’中国花馍艺术节”在渭南桃花源民俗文化园举办。记者 许艾学 摄

艺术节现场热闹非凡,人头攒动。记者 许艾学 摄

艺术节现场热闹非凡,人头攒动。记者 许艾学 摄

艺术节现场热闹非凡,人头攒动。记者 许艾学 摄

艺术节现场热闹非凡,人头攒动。记者 许艾学 摄

艺术节现场热闹非凡,人头攒动。记者 许艾学 摄

艺术节现场热闹非凡,人头攒动。记者 许艾学 摄

艺术节现场热闹非凡,人头攒动。记者 许艾学 摄

艺术节现场热闹非凡,人头攒动。记者 许艾学 摄

花馍艺人现场制作花馍。记者 许艾学 摄

花馍艺人现场制作花馍。记者 许艾学 摄

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620件花馍作品精彩亮相。记者 许艾学 摄

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620件花馍作品精彩亮相。记者 许艾学 摄

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620件花馍作品精彩亮相。记者 许艾学 摄

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620件花馍作品精彩亮相。记者 许艾学 摄

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620件花馍作品精彩亮相。记者 许艾学 摄

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620件花馍作品精彩亮相。记者 许艾学 摄

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620件花馍作品精彩亮相。记者 许艾学 摄

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620件花馍作品精彩亮相。记者 许艾学 摄

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620件花馍作品精彩亮相。记者 许艾学 摄

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620件花馍作品精彩亮相。记者 许艾学 摄

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620件花馍作品精彩亮相。记者 许艾学 摄

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620件花馍作品精彩亮相。记者 许艾学 摄

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620件花馍作品精彩亮相。记者 许艾学 摄

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620件花馍作品精彩亮相。记者 许艾学 摄

花馍作品。记者 许艾学 摄

花馍作品。记者 许艾学 摄

花馍作品。记者 许艾学 摄

花馍作品。记者 许艾学 摄

花馍作品。记者 许艾学 摄

花馍作品。记者 许艾学 摄

花馍作品。记者 许艾学 摄

花馍作品。记者 许艾学 摄

花馍作品。记者 许艾学 摄